2008年3月13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医生为讨钱上法庭
裴晓兰

  生命垂危的伤者被送到北京顺义区某部队医院时,外科主治医生申清河果断向医院担保,在没有收取押金的情况下进行了救治;伤者该出院时,申清河再次担保,帮助尚欠3800元医疗费的伤者出院,并在此后垫付了这笔钱。为了追偿,申清河无奈起诉。
  3月11日,北京顺义法院牛栏山法庭开庭审理了这起医生起诉要钱的案件。

  医生为重伤病人担保
  去年6月3日晚10点多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到了北京顺义区某部队医院外科门诊办公室,几名护士用流动病床推着一个满头是血的男子,找到正在值班的外科医生申清河。
  40岁的申清河跑出来一看,那名男子一动不动,两眼周围肿得发黑,头皮裂伤,流了很多血。
  “谁是家属?赶紧收入院!”申清河着急地向四周张望。这时,樊钢(化名)走了过来,他对申清河说,伤者王林(化名)是个农民工,此前和包工头外出时遭遇车祸,车里6人全部受伤了。樊钢是包工头的小舅子,所以送王林和另一个伤者到医院救治。
  按照医院规定,每名患者入院需要交3000元押金,樊钢送来两个伤者,需要交6000元押金。但是,他只带了2000元钱。
  怎么办?看着痛苦呻吟的王林,申清河感觉时间紧迫,不容耽搁,他决定先救治病人。但救人之前,他先要冒一个险,那就是由他给两名伤者作暂缓交押金的担保。申清河没有犹豫,他写了张字条给樊钢,让他拿给收费处办住院手续,随后,他组织医护人员将两名伤者推进了病房。

  二次担保助病人出院
  经过紧张的抢救,两名伤者均转危为安。申清河说,当时,樊钢对他表示了感谢,并答应他一定在伤者住院期间把钱补上。
  然而这之后,樊钢来过几次医院都没有交钱。樊钢的解释是,他姐夫(受伤农民工的包工头)也在车祸中受了伤,家里现在钱很紧。申清河没有着急,他也没有因为樊钢欠费而给伤者停药。“他们一下伤了6个人,钱紧也正常,能理解。”申清河说,他当时完全相信樊钢会把钱补上。
  住院10天后,王林和另一个伤者应该出院了,但他们仍然欠费3800余元,医院不放他们走。这时,樊钢又找到申清河,希望他能作个担保,让王林他们先出院,医药费四五天后补上。
  申清河说,当时他犹豫了一下,因为这次担保意味着如果樊钢不还钱,他将负责垫付。但他还是同意了,不过,出于谨慎,他让樊钢打了张欠条,并留下身份证作抵押。“他是顺义本地人,身份证上有家庭地址,不至于不还。”

  催款半年多无结果
  两名伤者出院5天后,樊钢并没有如约来医院还款,申清河心里开始打鼓。到了第7天,他忍不住给樊钢打了第一个电话。申清河回忆,当时樊钢的答复是,他姐夫的病情很重,他自己也很忙,要再等几天。申清河没有多想,他挂了电话继续等。
  很快,到了月底,医院收费处开始催申清河,因为樊钢那笔钱还不上,财务处没法结账。申清河有些着急了,他打了第二个电话,这一次,樊钢的答复是“手头紧,再等几天”。随后的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五次……申清河听到的都是类似的答复。
  申清河于是按照樊钢身份证登记的地址找到樊钢的家。申清河说,他一共去过3次,每一次都只有樊钢的父母在,两位老人每次都答应帮他催款,但每次都同样没有下文。
  很快到了12月底,因为医院年底必须清账,申清河只好向医院垫付了那3800多元钱,不过,申清河没有放弃追偿,他决定起诉。

  法庭相见欠钱者仍不还
  申清河说,樊钢欠付的3800多元钱是他一个多月的工资,对他来说,这不是一个小数目。申清河说,此前,他曾打电话给樊钢,建议他把家里的实际困难向医院讲清楚,申请减免费用,但樊钢不接受。到最后,他只能理解为樊钢是故意不还钱了,也因此,他们只能到法庭相见。
  3月11日的法庭上,樊钢承认自己在欠条上签过字,但依旧不同意还钱。他说,当天他只是受他姐夫的委托帮忙将两个农民工送到医院,他认为自己和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,现在成为被告,他感觉很冤枉。
  “我写欠条是为了让医院救人,医院有救死扶伤的义务。”樊钢认为申清河告错了对象,他应该向两名接受治疗的农民工要钱。
  “签了字不算数那还有信用么?”法官问樊钢,樊钢不作答。法官随后对他解释说,按照法律规定,谁签字就应该由谁来还钱,“如果你认为这笔钱应该由包工头支付,那么可以再找包工头去追要。”对此,樊钢不认可,他始终认为申清河告错了人。
  因调解不成,法院将择日宣判。
  樊钢说,他也知道申清河作担保是同情病人,是救死扶伤,值得表扬。他解释说,申清河老给他打电话,他也着急,年前他还曾和他姐姐商量把欠医院的钱清了,但家里真的没钱。“有钱的话,我们一定会还的”。